取代原有鋼筋架 3D打印復雜金屬網格結構用于混凝土構件
如果你學過建筑,或者去工地考察過,應該很清楚,混凝土柱子之類的是需要先用焊好的鋼筋架放到里面,再用混凝土澆筑的。以前是焊接的鋼筋架,現在時代進步可以改用3D打印的復雜金屬網結構了,比原有的架子更好,更堅固,也更合理。
來自瑞士蘇黎世的Gramazio Kohler是一家專注于將增材數字制造技術用于打造非標準建筑構件的研究項目機構。他們主要通過分析和實驗來研究在引入了數字制造技術之后對于建筑生產要求的變化,換句話說,他們的興趣在于將數字技術與材料結合起來,以及由此導致的對于建筑設計和技術的影響。比如,該研究機構正在進行的Mesh Mould項目就是研究如何將模板與鋼筋統一到一個機器人制造材料體系當中。
據e鍵打印了解,這個研究項目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重點在于開發一種3D機器人擠出工藝,并檢驗網格類型與混凝土流變行為之間相互依賴關系。
該項目的第二個階段則是在瑞士國家科研能力中心(NCCR)進行的,其中心在于數字制造——即如何將結構上很弱的聚合物擠出工藝轉化為具有完全承載能力的(金屬)建筑系統。據研究人員介紹,第二階段的研發預計將持續到2018年。
目前該項目團隊已經進行到第二階段,與第一階段主要使用聚合物材料不同,他們正在跟嘗試開發一種可以用3毫米鋼絲進行網格結構制造的自動彎曲和焊接系統。此項研究涉及到開發一種制造技術和明確了結構信息的網格類型,并在此基礎上跟敏捷與靈巧機器人實驗室(Agile & Dexterous Robotics Lab)的Jonas Buchli教授合作,協同開發一種專門的機器人末端執行器。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為該項目的研究伙伴,行業合作伙伴為瑞士著名建材生產商西卡(Sika)科技公司。
在第一階段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機器人擠出工藝
這個工藝檢驗了網格類型與混凝土流變行為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
第二個階段則專注于將結構上很弱的聚合物技術工藝轉化為具有完全承載能力的(金屬)系統
可以看到這里使用的構建材料已經變成了鋼絲,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可以用3毫米的鋼絲進行網格結構制造的自動彎曲和焊接系統構建中.
最終使用Mesh Mould工藝打造出來的結構(進行了混凝土澆筑)
3D打印金屬,金屬3D打印,3D打印建筑應用,3D打印混凝土構件
E鍵打印公眾微信號:CKLM88
親,怎么樣?給自己一個體驗高效3D打印的機會唄!你的一次嘗試,也許會改變很多哦!
這是一個高性價比的3D打印服務平臺,這是一個讓你省時間,省力氣,省錢,省成本的好地方,來E鍵打印,盡情的3D打印吧!
3D打印產品案例,看看3D設計師們怎么說,來瞧瞧E鍵打印的近期熱門事件。
本文部分內容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