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形容古人生活窘迫常用“頭無片瓦遮風,腳無寸土立地”,可見房子對于國人來說有多么重要。日前一家名為“Winsun”的中國公司推出一個全新項目,利用目前最流行的3D打印技術建造房屋。
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3D打印技術建房子”,根據目前3D打印技術的水平推算,24小時內幾乎可以打印建造出出10幢房屋。但需要注意的是,打印出來的房屋無論從面積還是結構上都極其簡單,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私家豪宅。
據悉,3D打印房屋的原材料主要為回收再利用材料,每幢房屋的售價不足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1000元)。這樣低廉的成本以及快速的建造速度,對發展中國家的誘惑力極大。
不過Winsun公司的初衷也并不是為了打造民用住宅,而是打算將該項技術應用到抗震救災的臨時性房屋工程中去。當臺風、洪水以及地震等自然災害來襲時,為民眾及時提供臨時居住之所。
Winsun公司一旦接收到房屋建造訂單,首先會在工廠集中打印出不同的模塊,然后搬運到現場,隨后根據當地的地形地勢需要進行現場搭建。試想一下,24小時內就能平地而起10幢房屋,如果該技術能夠引入市場,將會給抗震救災以及災后重建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Winsun公司在利用3D打印技術建造房屋時,需要分別打印出不同的房屋模塊,例如水泥/玻璃以及鋼筋等不同的模塊。并且搭建時要充分考慮到房屋建成后各個模塊之間熱脹冷縮的特性,確保房屋的堅固程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